Đăng ký Đăng nhập
Trang chủ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kinship terms...

Tài liệu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kinship terms

.PDF
82
556
97

Mô tả:

10532 学校代号 分类号 学 号 密 级 LY2010050 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范氏草 培 养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单 位 导师姓名及职称 刘 杰 讲师 学 业 中国语言文学 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科 专 研 究 方 论文 提 交 日 期 2013 年 4 月 20 日 1 1 学校代号:10532 学 号:LY2010050 密 级:公开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范氏草 导师姓名及职称: 刘 杰 讲师 培 养 单 位: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专 业 名 称: 中国语言文学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2013 年 04 月 20 日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2013 年 05 月 04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彭兰玉 教授 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Kinship Terms by PHAM Thi Thao B.E. (Yuenan、Henei Normal University) 2002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iterature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LIU Jie April, 2013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摘 要 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相应地标记这种关系的 亲属称谓语也就成为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的成分。本文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越语中的亲属称谓语作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以期助益 于两国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彼此的亲属称谓语,丰富汉越语言对比 研究的成果。 全文共分作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交待了亲属和亲属称谓语的概念,对亲 属称谓语中的一些分界予以界定,对汉越语亲属称谓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介绍 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和范围。第二章从构成要素和格式两方面对汉越亲属称 谓语的结构形式进行对比。第三章比较了汉越语的亲属称谓体系,具体包括父系 血亲、母系血亲、夫妻配偶亲属称谓语体系的对比,并试从汉译越南语的角度考 察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体系的异同。第四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汉越亲属 称谓语的使用状况,探讨了其中一些变异现象。 关键词:汉语;越南语;亲属称谓语;构成;体系;使用状况 II 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kinship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human society. The Kinship Terms are used by virtually every tribe and society in the world. The importance of the kinship can never be over emphasized as such this study, embarked on a systema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relatives’ appellati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the citizens of both countries and even outsiders willing to learn both languag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ic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language use of relatives’ appellation.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relatives and Kinship Terms, defined boundaries in the Han and Vietnamese Kinship Terms a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meaning and scope of the study. Chapter IIExplained the contrast in the elements and format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hinese and Vietnamese Kinship Terms. Chapter III- Compared the relatives of the Chinese and Vietnamese language kinship system, including comparison of paternal blood, maternal blood, married spouses, relatives’ appellation system, and examin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languages relatives’ kinship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hinese to Vietnamese. Chapter IV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explored some of the varied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onditions of use of the Kinship Terms. Key words: Chinese; Vietnamese; the Kinship language; composition; system; conditions of use III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目 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I 摘要 ................................................................................................................. II Abstract..........................................................................................................I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亲属与亲属称谓语的概念 ...................................................................... 1 1.2 亲属称谓语中的一些分界 ...................................................................... 2 1.3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研究概况 ........................................................... 3 1.4 研究范围、方法和意义 ......................................................................... 6 第 2 章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结构形式对比 .................................................... 8 2.1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对比 ........................................................... 8 2.1.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 8 2.1.2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 .............................................................. 11 2.2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格式对比 ..................................................... 15 2.2.1 汉语亲属称谓语格式 ..................................................................... 15 2.2.2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格式.................................................................. 16 第 3 章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体系对比 ......................................................... 18 3.1 汉、越南语父系血亲亲属称谓语的体系对比 ....................................... 18 3.2 汉、越南语母系血亲亲属称谓语的体系对比 ....................................... 35 3.3 汉、越南语夫妻配偶亲属称谓语体系的对比 ....................................... 40 3.4 从汉译越南语对比两国亲属称谓语体系 .............................................. 45 第 4 章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使用状况对比 .................................................. 47 4.1 汉、越南语亲属间亲属称谓的使用状况 .............................................. 47 4.1.1 相同点 .......................................................................................... 47 4.1.2 不同点 .......................................................................................... 48 4.2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变体现象 ..................................................... 51 4.2.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变体现象 .......................................................... 51 4.2.2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变体现象 ....................................................... 56 结 语 .............................................................................................................. 59 附录 A 汉语亲属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61 附录 B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65 参考文献 ......................................................................................................... 69 致 谢 .............................................................................................................. 73 IV 硕士学位论文 V 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1 亲属与亲属称谓语的概念 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相应地表示这种关系的亲属 称谓语也就成为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的语言成分。作为反映人类文化心理的 特殊现象,亲属称谓语在学界已经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1.1.1 亲属 (1)亲属一词,《现代汉语词典》(2012)解释为:“跟自己有血统关系 或婚姻关系的人”。《辞海》(1999)中的定义是:“因婚姻、血缘与收养而 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血亲与姻亲。配偶是否为亲属,各国规定不尽 相同。中国、日本等国列为亲属…..”。《中国大百科全书》(1999)则说: “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彼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关系。” 以上解释虽然文字表述略有不同,但所指并无实质区别。 (2)在现代越南语中,表达“亲属”这个概念可以使用“thân tộc”(亲 族)、“thân thuộc” (亲属)、“thân thích” (亲戚) 等。其中,“thân tộc” (亲族)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越南语词典》(2000)定义为“所谓‘亲 族’就是家族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所谓‘亲属’就是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所 谓‘亲戚’就是有近亲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 对于具有血缘关系的“亲 属”,越南《婚姻与家庭制度法》(2000)第 10 条中也有所规定:“有直系血 缘三代之内的人就不能在一起结婚,(父母是第一代,同父母或同父或同母的兄 弟姐妹是第二代,兄弟姐妹的孩子如表哥、表弟、表妹、表姐、堂哥、堂妹、堂 姐、堂弟等是第三代)。” 1.1.2 亲属称谓语 (1)从目前看到的文献中,我们发现对亲属称谓语并没有严格地界定和说 明,而且在名称上也不统一,如夏孝才《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别》(2001) 称之为“亲属关系词”;贾彦德《汉语语义学》(2001)则采用了“亲属词” 的说法;张积家、陈俊《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再探》(2003)使用“亲属称谓 词”或“亲属词”;汤云航和赵淑芬《汉语亲属称谓语与传统伦理文化》 (2001)则直接采用了“亲属称谓语”这个名称;有的学者还将“亲属称谓” 和“亲属称谓语”等同起来使用了。更多的学者在文章中是直接采用“亲属称 谓”的说法,但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1-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2)越南学术界对于亲属称谓语也没有严格地界定和说明,在使用的名称 上也各有不同。如 Nguyễn Tài Cẩn 阮才谨《现代越南语名词词类》(1975)和 Trương Thị Diễm 张氏艳《越南语的名词亲属称谓语》(2002)叫做“名词亲属 称谓语”;Hoàng Anh Thi 黄英诗《越南语与日语称谓语对比》(2001)叫做 “ 亲 属 关系词”; Bùi Thị Minh Yến 裴 氏 明 燕 《 越 南 人 的 家 庭 称 呼 和 社 会 称 呼》(2001)叫做“家庭称呼”; Lê Thanh Kim 黎青金《越南语方言的称呼语 和称呼法》(2002)叫做“家族称谓语”;Phạm Ngọc Hàm 范玉含《汉越称谓 语的特点和使用法对比》(2004)叫做“亲属称谓语”等。 由此可见,在汉语和越南语中,对于亲属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都包含血缘 亲属、姻亲亲属和配偶。在亲属称谓语这个概念上,两国虽然名称有异,但是它 们的内涵则大致类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些不同名称术 语的使用情况,而是对这此不同的名称保持默契的认同。 1.2 亲属称谓语中的一些分界 1.2.1 面称与背称 称呼亲属可以当面称呼,也可以背后称呼,即在被称呼亲属不在场的时候称 呼;前者是面称,后者是背称。面称和背称是汉语亲属称谓中一个很重要的分 界。有些称谓主要用作背称,面称时很少用到,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 母、父亲、母亲”等。有些称谓只用作面称,背称时基本不用,如“妈咪”或一 些爱称、昵称,如“宝贝、小宝贝、宝宝”等。像“爷爷、奶奶、老爷、姥姥、 爸爸、妈妈”等既用作面称,也用作背称。面称主要是招呼被称呼亲属而达到与 之通话的目的,背称则主要说明说话人与被称呼亲属之间的关系。 面称与背称的分别主要表现在长辈亲属称谓以及年长于自己的平辈亲属即对 兄长与姐姐的称谓上。之所以如此,大概与传统的讳言尊长名号的习俗有关。因 为不能直接称呼尊长的名号,所以当面称呼他们时需要用称谓来替代。而对于弟 弟和妹妹等年龄小于自己的平辈亲属以及辈分低于自己的晚辈亲属,因为可以直 接称呼他们的名号,面称时也就没有非使用称谓不可的必要。 另外,书面语中多使用背称,口语中多使用面称。背称显得正式、庄重,面 称显得亲切、随便。 1.2.2 直系宗亲称谓和非直系宗亲称谓 这里,将宗亲中的直系血亲称作直系宗亲,包含高祖父(母)、曾祖父 (母)、祖父(母)、父亲(母亲)、本人、儿子(女儿)、孙子(女)、曾孙 (女)、玄孙(女)等亲属,在此之外的都是非直系宗亲。称兄弟姐妹直系宗亲 的称谓是直系宗亲称谓,称兄弟姐妹非直系宗亲的称谓是非直系宗亲称谓。 -2- 硕士学位论文 直系宗亲称谓和非直系宗亲称谓面称时一般没有区别,背称时,部分非直系 宗亲称谓的前面往往加有表明关系的区别性成分,如“族(族叔、族兄)、岳 (岳父、岳母)、外(外孙、外孙女)、表(表兄、表弟)”等。而直系宗亲称 谓的前面一般没有这样的成分,除非特别强调时才加上“亲(亲爹、亲妈、亲闺 女)、生(生父、生母)”等。 1.2.3 尊称与谦称 尊称是用尊重的词语称呼听话人或听话人一方亲属的称谓。谦称是指在别人 面前用谦恭的词语来称呼自己或自己一方亲属的称谓。无论是尊称还是谦称,都 是为了对听话人表示尊重。谦称时多冠有“家、舍、小” 1 等表示谦卑的成分, 如“家父,家兄、家母、舍姐、舍妹、小侄、小女”等。尊称时多冠以“令、 尊、贤、仁”等,如“令尊、令堂、尊夫人、贤弟、仁兄”等。对自己的长辈亲 属多使用尊称,比如“祖父大人、父亲大人、高堂”等。 1.3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研究概况 1.3.1 汉语亲属称谓语研究概况 (1)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尔雅》中的《释亲》是中国 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门篇章,收录了当时时见的亲属称谓一百多种,如“妻 党、母党、婚姻、宗族”等。《尔雅》之后,汉代刘熙的《释名》中专列“释 亲”一卷;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也多次提到亲属称谓。此后唐朝刘知几 的《史通》,宋代朱熹的《义礼经传通解》,明代周谋炜的《骈雅》,清代钱大 昕的《恒言录》、顾炎武的《日知录》等作品中都提到了亲属称谓并有相应的考 释。而专门探讨亲属称谓的专著,则首推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书中对古代 文献和当时实用的汉语称谓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现代汉语中称谓词语的探讨,始于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芮逸夫的 《释甥之称谓》(1947)、《伯叔姨舅姑考一一兼论中国亲属称谓制的演变》 (1949)和俞敏的《释甥》(1949)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若干称 谓词语进行了详尽的考释。80年代以后,马鸣春的《称谓词在戏剧中变换运用 的修辞效果》(1984)、王群生的《社会普遍称谓词浅议》(1988)、米青的 《亲属称谓词的变读》(1984)等从语用的角度对称谓词在不同形式的文学作 品和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讨论。90年代以后,汉语称谓词语的研究进 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少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如鲍海涛、王安 节的《亲属称呼辞典》(1998)、吴海林的《中国古今称谓全书》(1991)、 1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 -3-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蔡 希 芹 的 《 中 国 称 谓 辞 典 》 ( 1994 ) 、 吉 常 宏 主 编 的 《 汉 语 称 谓 大 词 典 》 (2000)等。学者们从称谓语的使用范围出发,多将汉语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和 社会性称谓语两类。其中,亲属称谓语又包括亲属称谓(只用在亲属之间)和拟 亲属称谓(用在社会上成员之间)。 (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具体研究方面更受到多方位地关注并取得了丰 富的研究成果。吴慧颖的《建国以来拟亲属称呼的变化》(1992)总结了拟亲 属称呼的发展趋势,对拟亲属称谓在现实使用中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概括分析,归 纳为六个小类,并从拟亲属称谓使用习惯方面探讨了原因。潘文、刘丹青的《亲 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运用》(1994)一文中谈到了亲属词的变体现象等问 题,文中归纳了类亲属词词形改造的若干方法,如:用前缀“老”或“大”用于 对长辈、晚辈称谓的改造;用前缀“小”来称呼别人,在亲属称谓前加上姓名或 名字来称呼非称呼,“老、大”前缀连用或“大、小”前缀连用或加后缀“子” 来改造亲属称谓;通过音变来区分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如陈松岑的《北京市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非 亲属称谓的变化》(1984),潘之欣、张迈曾的《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 (2001)等,他们针对亲属语扩展用法这一现象,选取不同职业者,通过问卷 调查获取该用法社会使用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从而发掘该用法所表达的谈话双方 的社会关系等。 从文化、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如陈月明先生的《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 以及文化印记》(1990),文中论述了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复杂性是和社会、 宗族、家庭等组织形式及其活动有关的。史宝金先生《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 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2003)一文通过对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的详细描写, 以及和各地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得出汉语亲属称谓具有区分特别细致周密和名 称错综复杂两个显著特点等。 另外,不能不提到的是胡士云的《汉语亲属称谓研究》(2007),书中不 仅对汉语亲属称谓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描写,包括亲属称谓系统、秦代亲属称 谓系统、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和汉语亲属称谓的流变。还把现代汉语亲属称谓 系统分成三个方面:普通话亲属称谓系统、基本亲属称谓系统在现代方言中的分 布、方言称谓内部的异同,扩展了汉语亲属称谓的研究领域。 (4)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也颇受关注,大多数是留学 生的论文。如:金受玄《汉韩现代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2011),对汉韩亲 属称谓系统进行研究,概括了两者的异同。赵钟淑《汉韩亲属称谓语研究》 (2005)和《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2008)从系统、特点、构成到文化 特征、文化影响等方面对汉韩亲属称谓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此外崔利梅的《中 日称呼语的对比研究》(2007),方经民的《日汉亲属称谓的语用情境对比研 -4- 硕士学位论文 究》(2001),申文娟的《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2009)等从词汇、语 用、语义、文化等角度汉语和日语中的亲属称谓异同进行了对比与总结。 1.3.2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研究概况 越南在称谓语研究方面也有着较长的历史。三百多年以前,Alexandre de Rhodes 在《越南、葡萄牙、拉丁词典》(1651)中已经提到了越南称谓语,对 大 多 数 包 括 亲 属 称 谓 在 内 的 称 谓 语 进 行 了 仔 细 地 描 写 。 Trương Vĩnh Ký 在 《 Grammare de la langue annanute》 ( 学 安 南 话 的 诀 窍 - mẹo học tiếng An Nam)(1884)中,用了三十多页的篇幅对称谓语进行研究,其中大多数是亲 属称谓语。 半个世纪前,许多越南语言学家如:Trần Trọng Kim, Hoàng Tuệ, Đào Thản, Nguyễn Hiến Lê, Nguyễn Kim Thản, Nguyễn Thế Lịch, Cao Xuân Huy, Nguyễn Đức Dân, Nguyễn Minh Thuyết, Bùi Minh Yến, Diệp Quang Ban, M.B Emneau, Cao Xuân Hạo, Đỗ Hữu Châu 等均对亲属称谓语非常关注,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 角对亲属称谓语进行研究。 Trần Trọng Kim 在《Việt Nam văn phạm》(1940)中把越语亲属称谓的词 类作为代名词。他认为越语亲属称谓语的代词大多数都是从称谓语名词演化而 成,如 anh, em, cô, mình, ông, bà 等。 M.B Emeneau 在《Studies in Vietnamse Grammar》(1951)指出,大多数 越南语称谓语词汇就是亲属称谓语,如 anh, bà, bác, cậu, cô, con 等。 Bùi Minh Yến 在《Tạp chí ngôn ngữ》中(1990),第六期)中认为:在交 际之中,越南语亲属称谓语或随亲疏语境、或礼貌语境、或生气语境的不同而使 用不同的称谓法,如: (1)Vợ đưa cho anh quyển sách 老婆把书给我(亲密语境就用亲密称谓语) (2)Đưa quyển sách đây 把书递过来(没礼貌的语境就没有称谓语) (3)Đưa cho tao quyển sách 把书给我(生气语境,在这里“tao”是没有礼貌的称谓语) 最近,一些博士学位论文也开始关注亲属称谓语,如:Bùi Thị Minh Yến (裴氏明燕)的《越南人的家庭里称谓和社会称谓》(2001)将越南人的称谓 分作三类,即:家庭里称呼、学校里称呼和职业称呼。其中在家庭称呼里又分 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称呼、兄姐和弟妹之间的称呼、夫妻之间的称呼、爸爸妈 妈的父母和男孙女子之间的称呼。Hoàng Anh Thi (黄英诗)的《越日语交际中 称呼对比》(2001)除了研究越日语职业、学校、社会称谓等以外,还着重探 -5-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讨了两国的亲属称谓,他认为礼貌称呼就是日越语亲属称谓的主要特征,还指出 尊卑性、家长心理和集团主义正是越日语亲属称谓的最大异同点。Trương Thị Diễm (张氏艳) 的《越南语中亲属称谓名词起源》(2002)考察了交际中的越 语亲属称谓名词,把它分为三种方式:自称、对称、他称。同时提出越南语亲属 称谓名词具有三个主要功能:性别定位、年龄定位、社会位置定位。Lê Thanh Kim (黎青金)的《越南语的方言中称谓语》(2002)把普通话称谓与一些主 要方言称谓进行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方言称谓语的构成系统和方言称谓语在交 际中的使用法这两个方面。文中指出,越南语方言称谓已经反映了越南语的发展 历史,反映了越南人的文化印迹及普通话与方言称谓的和谐趋向。Phạm Ngọc Hàm (范玉含)的《越汉语称谓语的特点和使用法对比》(2004)描写了汉语 称谓语的特点和结构,并用于指导对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对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研究,但是缺乏对亲属称谓语的整体、全面地研究。 1.3.3 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概况 整个世界都处于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之中,每个国家都想保留自己的语言与文 化,同时也想通过语言、文化的交际增进彼此友谊。中国和越南是两个有着悠久 友好交流历史的国家,因此两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都有着历史的联系,亲属称谓 语现象也不例外。一些越南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如 Trần Thị Hợp ( 陈 氏 合 ) 的 《 越 南 留 学 生 习 得 汉 语 称 呼 语 的 偏 误 分 析 》 (2010)就越南学习者学习汉语称呼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 建 议 。 文 中 虽 然 提 到 亲 属 称 谓 语 的 问 题 , 但 是 较 为 简 略 。 Nguyễn Thị Hoài Phương(阮氏怀芳)在《汉越人称代词对比研究》(2008)中研究了汉语和越 南语的人称代词,其中有亲属称谓代词。Nguyễn Hải Anh(阮海英)《汉越称 谓语对比研究》(2010)从称谓自称和背称、性别区分、直称的称谓、姓名称 谓 等 方 面 对 汉 语 和 越 南 语 称 谓 语 进 行 了 对 比 。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Nguyễn Thị Thanh Thúy(阮氏翠幸)的《现代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及其文化 内涵》(2004),文中对汉越亲属称谓语系统及使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比较。 但未涉及旁系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的变异现象、拟称亲属称谓语现象等。 1.4 研究范围、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用亲属称谓语来交际。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来中国 学习后,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会在不同场合听到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其使用和 越南语中的亲属称谓有同有异,兴趣使然,笔者选择了汉越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 -6- 硕士学位论文 对象。除了研究两国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状况外,本文还探讨了一些典型方言的亲 属称谓语变异现象。研究范围大致如下: 第一、现代汉语普通话与现代越南语普通话的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第二、本文的讨论主要就血缘和婚姻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而由收养、 续娶、续嫁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概括来所,本文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汉越亲属称谓语结构形式对比 * 汉越亲属称谓语体系对比 * 汉越亲属称谓语使用状况对比 1.4.2 研究方法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法——在细致描写汉越两种语言亲属称谓的构成体系、使 用状况、的基础上,概括两种语言亲属称谓构成体系的特征、使用状况的特征。 比较法——通过两种语言亲属称谓构成的特征、使用状况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结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点。 归纳法——归纳出两种语言亲属称谓构成的特征、使用状况特征的不同和相 同点,从多角度进行合理地解释。 手工和计算机结合——在进行语料的搜集和整理时,在越南缺乏相应的语料 库,我们必须进行手工选择、整理适当的材料和例子。 1.4.3 研究意义 亲属称谓语是反映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重要的语言符号。中越传统文化与 历史发展有联系,也有差别,孕育了汉越两种语言亲属称谓的不同。因此汉越亲 属称谓对比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首先,汉越亲属称谓对比研究有助于充实汉越两语言对比研究的内容,深化 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研究及文化研究。 其次,汉越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有助于其他社会称谓的对比研究。 此外,本文对汉越亲属称谓语的构成体系和使用特征、拟亲属称谓的构成方 式和使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有益于两国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并对两种 语言互译过程中亲属称谓语的正确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7-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第 2 章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结构形式对比 2.1 汉、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对比 2.1.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 决定亲属称谓的构成原则就是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原则。从语言学来看,汉 语亲属称谓语是按汉语的词法规则组成的。从社会学来看,汉语亲属称谓语的语 义是由其反应的亲属关系以及所处的语境来决定的。我们认为,中国复杂多样的 亲属称谓的系统构成可大致概括为四种基本构成类型 2 :核心亲属称谓、基本修 饰语、重叠和附加词。下面我们对这些类型的亲属称谓的构成进行分析。 1.构成亲属称谓语的核心语素 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亲属称谓语的核心语素主要有如下 24 个:祖、孙、 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伯、夫、妻、公、婆、叔、侄、姑、婶、 嫂、甥、舅、姨、岳。由这 24 个核心亲属称谓语素可以扩展出其他的亲属称谓 语,如祖父、伯父、孙子、侄子、儿子、女儿等。这种扩展也使称谓语系统的发 展越来越丰富。 核心亲属称谓表示核心的亲属关系,可以不带修饰语。每个核心亲属称谓都 包含一种主要意义,一种或多种次要意义。当它单独使用时,主要意义起作用; 当它与其他语素联合使用时,次要意义就居于主要地位。如:姑妈、姨父、侄 女、孙女、堂弟等。 2.基本修饰语 在复合亲属称谓中,作为前缀。大部分基本修饰语都是表示旁系亲属关系以 及辈分的,不能独立作为亲属称谓使用。如果说核心亲属称谓是构成扩大的亲属 关系的基础,则基本修饰语主要规定每个亲属在总的格局中的确切位置。这两种 类型的称谓语素通过一次组合和二次组合形成了现代的标准亲属称谓系统,这个 系统是所有其他称谓的样板。基本修饰语包括: 高:第四代上辈亲属的修饰性标志,如高祖母、高祖父、外高祖母等。 玄:遥远,深奥。第四代下辈亲属的修饰性标志,如玄孙、玄孙女。 曾:补充,增加。对第三代和下辈亲属的修饰性标志,如曾祖父、曾祖母、 曾孙、曾孙女。 亲:亲戚,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或是由一个父母所生养的孩子,如亲妈、亲 2 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1. -8- 硕士学位论文 兄、亲姐妹、亲爸爸等。不过还有一些虽然不属于一个父母所生养的,但跟他们 的配偶有直系父亲或母亲的血缘关系,如亲嫂子、亲婶子、亲伯母等。 堂:厅堂。表示第二旁系亲属的修饰性标志,垂直向上推溯,如堂弟、堂 兄、堂叔等。 族:宗族、家族。表示第四旁系及更远的亲属关系的标志。如族侄、族孙、 族姐等。 表:在外、外部。是父之姐妹、母之姐妹和母之兄弟的子女的标志。同时它 也用来表示“姑”、“舅”、“姨”等称谓相称呼的那些人的一切后代子女。如 表妹、表姐、表孙子、表姨夫、表姑母等。 内:在内、内部。是妻之兄弟或可与之相比的亲属的后代子女的标志。如内 兄、内侄、内侄女、内子等。 外:在外。表示母之父母和女之子女的修饰语。如外祖母、外祖父、外甥、 外孙等。 以上是根据现代标准称谓所作的概括分析,是从全部称谓中概括出来的。对 于每个语言使用者来说,在使用称谓时都存在各种可能的组合,因此例外现象是 不可避免的。这些例外现象不是本文的研究范围,在这里我们不作探讨。 3.重叠 重叠式亲属称谓语在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中比较常见,如姥姥、奶奶、爸 爸、姑姑、哥哥、伯伯、妹妹等。虽然它们没有一致的语法意义,但我们发现重 叠后的亲属词在情感色彩上有所变化。语言称谓系统的生成和使用,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因素:社会地位、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贫富阶层、种族 差异、年龄性别、职业性质、情感变化、个人风格。我们总结了便于研究的六条 因素,分别是辈份高低、年龄长幼、宗亲与否、宗亲男性配偶与否、非宗亲是男 是女、语境特殊与否。这样我们就把亲属称谓语分成: (1)只能重叠的形式:爷爷、奶奶、姥姥、公公、伯伯、婆婆 (2)不能重叠的形式:姨妈、姨夫、姑父、伯母、儿子、女儿、侄子、侄 女、孙子、孙女、外甥 (3)重叠、单用均可的形式: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舅舅、哥 哥、姐姐、弟弟、妹妹 由上述分类可知,长辈、宗亲、男性宗亲近亲属的配偶、男性非宗亲远的亲 属称谓容易重叠,如“爷爷、姑姑、婶婶、舅舅”等;幼辈、非宗亲、男性非宗 亲远亲属的配偶、女性非宗亲远的亲属称谓语不容易重叠,如“儿子、姨妈、外 孙、姨夫”等。 4.附加 附加是指在词中增加前缀、后缀等来表示语法意义的方法。亲属称谓语的附 -9- 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 加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前缀 + 词根。这种类型,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就是叙 称修饰语。叙称修饰语 3 实际上不仅反映中国人对社会地位的态度,而且反映了 中国人的社会礼仪准则。它是讲礼貌、举止文雅的表现,对他人纯粹表示尊敬和 赞美,对自己则表示谦卑。表敬意的修饰语随意使用也无妨,但表谦卑的修饰语 却只能用于那些绝对属于“自己”这一亲属集团的人。这种态度精确地支配着中 国人的亲属称谓的使用规则。依据用法和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他们分成三个大类: 敬称修饰语、谦称修饰语、自称。 (1)尊称修饰语:这些修饰语用来指称听话人或收信人的亲属,主要包含三 种:①令:美好的、尊敬的。它可以加在任何标准称谓前面,如令姐、令尊、令 慈、令爱等;②尊:尊敬的、尊贵的,与“令”的意思相同。但严格地说,它仅用 于比听话人的辈分或身份高的亲属,如尊翁、尊兄等;③贤:贤德、可敬的。绝大 多数情况下都用于称那些听话人是亲属中比他辈份或身份低的人。如贤弟、贤妹、 贤孙等。不过这一规则也有例外,如“贤叔”。“贤叔”是“你的贤德的叔叔” 的意思。这三个敬称修饰语虽有区别,但都含有礼貌性的“您的”的意思。 (2)谦称修饰语:当与旁人谈话或写信提称到与己同姓的亲属时,在其标 准称谓前经常加上谦称修饰语。这里的“谦称修饰语”按“自己的”或“谦虚 的”的意义来用。包含三种语素:①家:用在所有比自己辈分、身份高的宗亲的 称谓前面,如家姑、家父、家兄、家母等;②舍:用在比自己辈分身份低的宗亲 的称谓前面,主要用于对第一旁系下辈宗亲的叙称,有时可称所有的下辈亲属, 如舍侄、舍孙、舍甥等。但不能用于直系亲属的叙称,如不能用来叙称自己的女 儿。③小:微小。加在比自己辈份低的宗亲的称谓前面,主要用来称自己的女儿 和孙子孙女等,如小弟、小女、小儿、小婿等。“舍”除了不用于直系下辈亲属 以外,与“小”可以换用。 (3)自称:在别的亲属面前称呼自己时(口语或书信形式),称谓前面加 上自称。他们包含两种语素:①愚:简单、愚笨、鲁莽。它可以加在自己称呼自 己所用的称谓前,主要用于听话人为上辈亲属、说话人为下辈亲属时的情况,如 愚兄、愚嫂等。②小:微小。它可加在自己称呼自己的称谓前,主要用于下辈亲 属与上辈亲属说话的情况,如小妹、小儿、小弟等。 当“自己”跟直系亲属如父亲、儿子、祖父、孙子等说话时,“愚”和 “小”都不适合称呼“自己”本人。这时,需要以专门的称谓来称呼“自己”。 这就是第二种附加形式,即“词根 + 后缀”。这种类型的后缀带“子”来 造词,如儿子、嫂子、孩子、妻子、孙子等。 3 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9 -10- 硕士学位论文 2.1.2 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构成 1.核心亲属称谓语 现代越南语的核心亲属称谓语主要有——kị、cụ、 ông、 bà、bố、 mẹ,、 bác、 cô、chú、dì、cậu、mợ、thím、 em、cháu、con、anh、chị。越南语的核 心亲属称谓语都是单音节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是构成越南语各种亲属称谓 语的核心成分。和汉语不同的是,所有的核心亲属称谓语都可以添加修饰语,有 些核心亲属称谓语甚至能带所有的越南亲属修饰语成分,如:cháu 孙(cháu gái 孙女/外孙女,cháu trai 孙男/外孙男——孙子意思,cháu nội 内孙子/内孙女—— 孙子/孙女的意思,cháu ngoại 外孙/外孙女,cháu ruột 亲孙——孙子/孙女/外孙/ 外孙女的意思,cháu họ 孙族——族孙的意思, cháu dâu 孙媳,cháu rể 孙女 婿);bác 伯伯/大姑母(bác dâu 伯媳——伯母的意思,bác rể 伯母夫——大姑 父,bác trai 伯伯,bác gái 女伯伯——大姑母,bác bên nội 内伯伯——伯伯, bác bên ngoại 外伯伯——大舅舅,bác họ 族伯父/族女伯伯——族伯父的意思, bác ruột 亲伯伯——伯伯);em (em họ 堂妹/堂弟/族妹/族弟,em ruột 亲妹/亲 弟——妹妹/弟弟的意思,em dâu 妹媳/弟媳——弟媳的意思,em rể 妹夫,em trai 弟弟,em gái 妹妹,em bên nội 内妹妹——堂妹/族妹的意思,em bên ngoại 外妹妹——表妹的意思)。 2.修饰语的成分 现 代 越 南 语 有 八 个 亲 属 修 饰 语 — — dâu , rể , trai , gái , họ , ruột , nội , ngoại。它们绝大部分都拿来放在亲属核心词的后面,使越南语称谓语和亲属称 谓语的系统非常丰富与复杂。如果说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附加结构分为两种类 型:“前缀+词根”和“词根+后缀”,那么越南语只有一个类型就是词根+后缀 (词根就是亲属核心词),例如: + Dâu:媳妇的意思。现代越南语中称呼女性跟本家男性的配偶,在女性亲 属称谓语的后面加一个 “dâu”。如 em dâu (妹媳/弟媳——弟媳的意思)、chị dâu (姐媳——兄媳的意思)、bác dâu (伯媳——伯母的意思) 等。例如: [1] Chị dâu mày đấy à! xinh nhỉ! 你的姐媳呀!很漂亮啊! (你的嫂子呀!很漂亮啊!) [2] Đó không phải là bác cháu,chỉ là bác dâu thôi! 她不是我的伯伯,只是伯媳呀! (她不是我的大姑,只是伯母呀!) + Rể:婿、夫、父的意思。称男性跟本家女性的配偶,在男性亲属称谓语的 后面加一个“rể ”。如 em rể(妹夫), con rể(孩婿——女婿的意思),anh -11-
- Xem thêm -

Tài liệu liên quan

Tài liệu xem nhiều nhất